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培养 > 本科培养
本科培养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

(专业代码020301K)

一、专业介绍

金融学专业,学制四年,专业门类为经济学。本专业始建于1972年,其前身为经济系财政金融专业,1986年取得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资格;1999年金融学本科专业独立招生;2000年获金融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开始招生。2003年获批世界经济博士学位点,设立“中外金融制度与政策比较”研究方向;2016年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博士学位点,设立“金融市场与制度创新”研究方向。2012年入选河北省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9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4人,专任教师中有校级教学名师1人,2020年金融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本专业依托河北大学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扎实推学科交叉融合和两大课堂互动、互补、互融,打造“融通育人”的新型办学模式,积极开展“新文科”建设。凭借京津冀及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利用河北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专业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开放式”与“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掌握金融理论,熟悉金融业务,具备实操技能的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高尚的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数理分析能力、英语应用基础、金融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金融学、数学、计算机、统计、科技等方法解决现代金融问题具有良好创新能力、市场意识、法制观念、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等机构任职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1:道德素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高度责任心。

培养目标2:专业素质:具备扎实经济、金融理论基础,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统计、科技等理工类研究工具,识别、分析、解决现代金融问题,了解金融学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

培养目标3:应用创新实践能力:能够灵活运用现代金融理论、掌握金融科技、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方法具备运用文理工融合的创新思维分析具体金融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金融业务操作能力金融管理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

培养目标4:国际视野:掌握金融学中新兴交叉学科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

三、毕业要求

金融学专业学生要求系统学习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数学、计算机、统计、科技、大数据等理工知识,经过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掌握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

1-1:专业知识。牢固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既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也要充分了解金融理论前沿和实践发展现状,熟悉金融活动的基本流程。

1-2:工具性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外语阅读、听、说、写、译的能力;熟练使用数学、计算机、统计、科技、统计、大数据等理工工具从事金融研究和业务工作;熟练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进行专业文献检索;熟练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模型设计及研究分析等;熟练使用专业数据库从事专业论文以及研究报告写作等。

1-3:其他相关领域知识。了解其他相关领域知识,形成兼具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的均衡知识结构。

2.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2-1: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主动接受终身教育。能够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自主学习。适应现代金融理论和实践快速发展的客观情况,与时俱进。

2-2:实践应用能力。能够在金融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金融专业知识、理工技术和研究方法对国内外金融信息加以甄别、整理和加工,具备较高的金融实践能力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部门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对策建议。

2-3:创新创业能力。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够把握金融发展的趋势,掌握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金融前沿进展,创造性解决实际金融问题。具有专业敏感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中勇于开拓,善于创新。

2-4:其他能力。具有良好的中文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适应金融市场变化所必需的其他能力。

3.毕业生应养成的素质

3-1: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诚信意识,履约践诺,知行统一。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

3-2: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体育达标。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较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3-3: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对传统文化与历史有一定了解。

3-4:专业素质。具有金融专业思维和较强的学科意识。熟悉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金融发展动态。

四、主干学科

应用经济学,金融学。

五、标准学制

四年。

六、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核心课程: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类实验实训课程、金融前沿讲座、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校外社会实践与项目调研、权威性专业技能大赛、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七、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详情请查看附件

回顶部